(2002年以来) 1、《形式显示的现象学》,载《现代哲学》(广州),2002年第4期。 2、《形而上学问题》,载《江苏社会科学》(南京),2003年第5期。 3、《超越·先验·超验》,载《德意志思想评论》第一卷,上海2003年。 4、《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?》,载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南京2004年第6期。 5、《本质与实存: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实存哲学路线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,北京2004年第6期。 6、《我们如何得体地描述生活世界》?载《学术月刊》,2006年第6期。 7、《我们如何做哲学才好?》载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2006年第1期。 8、《开启一种本源性的思诗关系[,载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,2005年第4期。 9、《海德格尔与作为形而上学的神学》,载《哲学与文化月刊》,2006年第2期。 10、《后哲学的哲学问题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06年第5期。 11、《作为实存哲学的伦理学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,2008年第10期。 12、《翻译的限度与译者的责任》,载《中国翻译》,2008年第2期。 13、《作品·存在·空间》,载《时代建筑》,2008年第6期。 14、《海德格尔《哲学论稿》译名讨论》,载《世界哲学》,2009年第4期。 15、《有关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几个问题》,载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,2009年第5期。 16、《后神学的神思——海德格尔〈哲学论稿〉中的上帝问题》,载《世界哲学》,2010年第2期。 17、《一个难断的现代性案例》,载《文景》,2010年第2期;转载于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0年第8期。 18、《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哲学吗?》,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10年第4期。 19、《尼采与启蒙二重性》,载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 20、《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?》,载《文景》,2011年第5期。 21、《aletheia与现象学的基本经验》,载《现代哲学》2012年第1期。 22、《天与地,以及诗人的位置》,载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2012年第2期。 23、《以创造抵御平庸》,载《文汇报》,2012年6月4日。 24、《存在与超越——西哲汉译的困境及其语言哲学意蕴》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》,2012年第9期,第28页以下。 25、《哲学和哲学家的身位》,《读书》,2013年第4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