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位置: 首页 - 师资队伍 - 教授 - 正文
研究方向 系所
职称 电子邮箱

姓名:

刘日明

性别:

出生年月:

1967-10-09

通讯地址:

bat365在线平台

电子邮箱:

liuriming@tongji.edu.cn

职称:

教授


组织机构职务:

bat365在线平台理事会成员 教授委员会成员


个人简介:

刘日明,男,汉族,江西吉安人,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,获哲学博士学位;现为bat365在线平台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现任bat365在线平台院长、党委副书记;bat365在线平台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,人文学科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;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,上海市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。主要研究方向:马克思主义哲学、现代性批判与文明新形态、政治哲学、西方马克思主义。

教育背景:

1992-1995年,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;

2000-2003年,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。

工作履历:

1995年至今在bat365在线平台任教

研究领域(方向):

马克思主义哲学、现代性批判与文明新形态、政治哲学、西方马克思主义。

研究项目(课题) :
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“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”(批准号:06CZX001),2006年立项,2013年已经完成结项,成果专著已出版。
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“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与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建构研究”,2015年立项,在研。

学术成果与奖励:

《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》一书获得“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”,时间:2006年10月,获奖证书号:上社证字第074号。

主要论文:

在各类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,近年来的主要学术论文有:

马克思与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,发表于《求是学刊》2005年第3期。

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,发表于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(社科版)2006年第2期。

从马克思早年的法哲学观重新解读“苦恼的疑问”,发表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,2006年第6期

如何才能走出早期马克思,发表于《学术研究》2006年第10期。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《哲学原理》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
法律实证主义与法哲学的安乐死,发表于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(社科版)2007年第5期。

马克思论现代性的流动性,发表于《人文杂志》2009年第4期。

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限度,发表于《学术研究》2010年第10期。

波德里亚论美国的现代性,发表于《浙江学刊》2010年第6期。

黑格尔与法的形而上学的完成,发表于《河海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,2011年第2期。

马克思《论犹太人问题》中的现代政治批判理论,发表于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(社科版)2011年第6期。

现代性与权利的意义问题,发表于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5期。

论马克思对“敌视人的唯物主义”的批判,发表于《清华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3年第4期。

马克思对个人主义及其幻想的批判,发表于《人文杂志》2014年第3期

论马克思哲学的时代性特征,发表于《bat365在线平台学报》(社科版),2018年第3期

编著(译著):

《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》,专著,文汇出版社,2004年10月;

《法哲学》,专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5年9月;

《中世纪爱的艺术》,译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年1月。

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》,专著,bat365在线平台出版社,2016年。

主要(主讲)课程:

西方哲学史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、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、欧洲马克思主义专题、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

下一篇:王菡薇

关闭

bat365在线平台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